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粤商新闻

珠海推动“区势”一体化发展 向南对接港澳

发布时间:2017/8/14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在其《中国自贸区的目标任务与制度创新方向》的研究中曾指出,中国的自贸试验区已初步搭建起了基本的制度创新框架,发挥了作为制度创新“试验田”的作用,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还发挥了区域辐射带动和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作用。

  “区内开花区外香”,毛艳华这样阐释自贸试验区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即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可利用区内的大多数政策在区外开展经营活动,而区外企业也可利用区内的口岸开展进出口贸易,推动产业链整合。

  南海之滨的珠海,似乎想要把自贸区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得更极致一些。

  市委书记郭元强在7月24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时强调,推动南湾片区与横琴、保税、洪湾片区一体化发展。

  向南对接港澳,南湾片区、横琴、保税、洪湾片区的一体化建设发展,意味着港珠澳大桥的交通功能、十字门中央商务区、自贸政策、保税功能、洪湾国际货运码头的功能将强强叠加。

  溯源

  什么是一体化发展?

  2016年首次提出一体化建设的概念

  2016年12月2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珠海市第八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市委书记郭元强代表中共珠海市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抢抓机遇、担当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开创珠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

  报告中提到:全面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城市功能。巩固提升香洲主城区的中心地位,全面拉开城市框架,推进城市发展重点南进西拓,向南对接港澳促进横琴、保税区、洪湾片区一体化发展,建设大桥经济区和城市中央商务区;向西集中资源建设西部中心城区,成为新的城市中心。北部唐家湾地区要积极应对深中通道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对接,进一步疏通与中山等周边城市的路网连接,建设科教新城。东部万山地区要保护海岛和海洋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海洋经济,加强高端旅游开发。

  这是珠海市首次提出一体化建设的概念。“向南对接港澳促进横琴、保税区、洪湾片区一体化发展,建设大桥经济区和城市中央商务区”,这也是该片区一体化的源头和开端。

  声音

  一体化发展意义何在?

  联动发展功能会更强大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

  增强对外贸易的功能、提升国际贸易的能级,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横琴自贸片区,与其他自贸区不一样,横琴没有港口,没有保税港,也没有保税区。

  挂牌两年以来,横琴自贸片区围绕成立时的定位目标,其深化改革开放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体制机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行政服务、深化对澳合作,以及发展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会期间在上海代表团提出,希望自贸试验区把开放和创新融合起来,成为开放与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市场主体走出去的门户枢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这是国家对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的新要求。

  在广东省的层面,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去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广东自贸试验区要扩大对外开放,建成具有要素集聚功能的门户枢纽。

  新的条件下,在服务“一带一路”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横琴自贸片区可能需要具有更多的功能角色,其功能定位和战略,可能要适当地进行多元化的调整,以更为适应区域合作发展的需求。

  当前,我国形成了1+3+7的自贸试验区格局,类型多样,功能趋于全面,着力打造综合自贸试验区。

  因此,南湾、横琴、保税、洪湾片区一体化,将有效弥补横琴自贸片区的不足,对提升横琴对外贸易能级、推动其对外贸易转型、发展对外贸易新业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与保税区、国际货运港区联动发展,横琴自贸片区的创新领域将会更多元、功能会更强大。

  从珠海市本身发展来讲,要建成珠江西岸的门户枢纽,珠海确实需要更多的贸易功能,港珠澳大桥通车在即,直通香港机场,珠海与澳门、香港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也将在国际货运、国际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为珠海带来新的机遇。

  一直以来,珠海力图通过横琴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葡语系、拉丁语系国家的经贸合作,打造中葡、中拉经贸平台。过去几年来,横琴通过与澳门紧密合作,在探索加强与葡语系、拉丁语系国家经贸合作方面作出了不少的努力,而未来,通过自贸区、港区、保税区等一体化联动发展,无疑将助力其深化中葡经贸合作。发展中葡、中拉的跨境电商,若是没有保税和港区的功能,也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一体化联动发展,是珠海适应新的需求所作的必要布局。

  声音

  如何进行一体化?

  横琴新区兼保税区党委书记牛敬:

  将对整体功能进行梳理

  6月2日,横琴新区党委书记牛敬兼任保税区党委书记。保税区的党委书记由横琴新区党委书记兼任,首先从组织上正式启动了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牛敬当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讲道,“我们将对横琴、保税及跨境工业区的整体功能进行认真梳理,力求功能错位、产业协同,政策互补,形成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横琴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功能上的短板弱项,横琴是比照海关特殊监管区来实施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而保税区有一整套海关特殊监管模式,具备非常好的保税物流、保税仓储和保税加工基础,这些刚好是横琴自贸片区所缺少的,两个区优势的叠加势必会使得横琴的产业更加丰富,横琴今后将用好用足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优势和政策红利,同时我们也会把跨境工业区内涉澳的一些项目跟横琴新区涉澳的项目进行整合,起到整合大于分散的效果。”牛敬说道。

  保税区管委会主任赵力:

  城市架构拉开,格局更大了

  “保税区的位置和横琴只隔了一条马骝洲水道,东边是十字门中央商务区,西边是洪湾片区。一体化使珠海的城市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区域,东边是香洲主城区,西边是西部生态新城,南边是以横琴为龙头的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应该说,整个城市的架构拉开了,格局也更大了”,7月27日,珠海保税区管委会主任赵力来到市委网站领导直播间与网友在线交流,首先回答的便是横琴保税一体化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正在规划建设的保税区二期,与横琴北部一河之隔,作为非海关特殊监管区,未来将与横琴共同规划、整体谋划,重点布局总部经济、高新科技、商贸服务等产业。

  “保税区内的企业借助一体化发展机遇,将可以享受更多优惠政策、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更高水平的配套环境,以及更高标准的公共服务,希望保税区的企业能够抓住横琴保税一体化发展的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赵力说道。

  渐进:

  各项对接工作 正有序进行

  6月2日,保税区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强调努力开创横琴保税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6月7日,保税区与横琴新区就金融一体化发展进行对接交流。横琴金融局考察保税区(跨境区)企业及融资发展环境。

  6月8日,横琴新区、保税区联合召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会议。

  6月21日,保税区管委会赴横琴新区建设环保局开展专题调研,建议保税区在建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由横琴新区代管。

  6月26日,保税区财政局赴横琴新区财政局调研,就财政、国资管理推进一体化发展进行交流,以更好地发挥财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

  7月12日,保税区财政局赴横琴新区金融局,就保税区如何借鉴利用横琴金融政策、将保税区产业项目资源与横琴金融资源联动等问题进行交流。

  7月12日,保税区建设环保局赴横琴新区建设环保局,横琴新区安监站同意接手保税区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工作。

  ……

  记者手记:

  区位优势的融合 令人充满期待

  从地图上往南看,从南屏街口的十字路口开始,往南途经港珠澳大桥的湾仔出口、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便到了横琴、保税、洪湾一带。

  不同于上海自贸区、天津自贸区等,横琴自贸区片内并没有保税区和港口,因此不具备保税功能和国际贸易集装箱货运的能力。

  一体化之下,横琴自贸片区的政策红利和横琴充满干劲的工作作风,保税区的特殊海关监管政策及其产业基础,洪湾货柜码头的国际贸易运力,以及湾仔一带重要区位优势的融合,将令人对“一体化发展”充满期待。

  在珠海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服务“一带一路”发展的大背景下,南湾片区与横琴、保税、洪湾片区一体化发展的前景,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返回列表

上一篇:上半年茂名外贸总值51.8亿元 加工贸易进口激增5.2倍

下一篇:茂名市上半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