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耀南粤 革命先烈黄学增事迹
发布时间:2017/6/23
前言
黄学增(1900—1929),广东省遂溪县乐民镇敦文村人。
黄学增是中共早期党员,中共南路和深圳地区党组织创始人之一,广东农民运动四大领袖之一,广东西江武装起义的杰出领导者,琼崖红军和苏维埃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是共产党人坚持理想、信念的典范。黄学增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面对革命征程的艰难险阻、挫折和困难,面对敌人的屠刀和威迫利诱,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和铮铮铁骨,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让我们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幸福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总理关怀
1960年2月10日,周恩来总理和夫人邓颖超在广东省委书记、省长陈郁的陪同下,乘专机来到港城湛江视察。
刚到招待所,周总理就不顾旅途疲劳,直接与湛江地、市领导进行座谈。周总理深情地回忆起30多年前曾同他一道开展革命工作的黄学增烈士。他对湛江地委第一书记孟宪德等人说:湛江有个黄学增,第一届农讲所学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琼崖特委书记、红军琼崖独立师政委和广东省委候补常委,1929年在海口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了,他家现在还有什么人,生活过得怎么样?
为落实周总理的指示,好好学习、宣传黄学增同志。弘扬黄学增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奉献精神,让黄学增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使下一代得到教育,湛江地委迅速作出决定:将黄学增烈士的遗孀苏莲送到遂溪县革命烈属敬老院,派专人照料,让她安度晚年;拨专款修建黄学增故居和纪念亭,陈列黄学增的革命事迹,供后人参观学习。1962年在敦文村建成黄学增故居和纪念亭。
苦难童年
黄学增的童年,中华民族正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压迫下,广大农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贫穷孩子早当家,黄学增一家七口人,父亲黄英如在家务农,母亲饶氏,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家妇女。为了生活,大哥黄学颜早早地当起“挑夫”,靠替别人挑长途担挣点血汗钱养家。黄学增七、八岁起就割草打柴,或到海边捉鱼摸虾,地里掺番薯,还替别人家看牛养鸭。苦难的童年在他幼小的心灵烙下深深的印痕,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反抗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斗争精神逐渐在他心里萌芽生根。
黄学增天资聪颖,每经过村办学堂,总是在窗边偷听教师讲课,教师讲完课他也已经背熟了。由于家境贫穷,十三岁才免费入塾随读。1916年秋,黄学增考入遂溪县立第五小学就读,他喜作文和演说,五年级撰写的作文《竞争说》,流传至今。1918年,黄学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东省立第十中学,开始接受救国救民思想的熏陶。
寻求真理
1920年夏天,为寻求革命真理,黄学增在亲友的资助下,考入广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他背上简单的行囊,步行千里来到省城广州。求学期间,他学习革命理论,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黄学增开始参加中共广东支部为培训干部而举办的各种活动。在“宣传员养成所”学习,又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通过投身各种进步活动和斗争,黄学增思想进步很快,出现了质的飞跃。1921年冬,黄学增由团转党,成为中共党组织的早期成员之一。
1922年7—8月,黄学增返回家乡遂溪敦文村,成立“雷州青年同志社”,这是当时中国乡村较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之一。随后,黄学增到广州湾利用鸭乸港黄记盐店黄元常的同宗关系开展革命活动。1923年初,黄学增和韩盈等人发起组织“雷州青年留穗同学会”,把在广州读书的雷州三属的青年团结起来,学习革命理论。他还邀请了相邻的高州、琼崖等地在广州求学的学生,加入“雷州青年留穗同学会”。
投身农运
1923年秋,受党的派遣,黄学增来到广州郊区的花县,深入农村宣传发动农民,筹备成立农会,从事农民运动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1924年4月,中共花县支部正式成立,陆续在九湖、元田、定珠岗、象山、东坎、土布等地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开展反封建斗争和农民运动。同年7月,黄学增被选送到彭湃主办的第一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8月,黄学增在农讲所结业后,到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工作,被委任为中国国民党农民部特派员,再次被派到花县工作,协助当地农运骨干,发展和壮大农会组织,领导农民斗争。
1925年5月1日,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农民协会正式成立。黄学增当选为广东省农民协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在省农民协会的统一指挥下,广东农民开始有系统地组织和行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广东农潮”,标志着广东农民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营救工人领袖刘少奇
1926年1月1日至19日,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黄学增和宋庆龄、蔡如平等9人,以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代表的身份,与毛泽东一起出席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当时,在上海领导五卅运动的工人领袖刘少奇在长沙养病,于1925年12月26日被湖南军阀赵恒锡的戒严司令部扣押,一直到国民党“二大”召开时还没有释放。1926年1月7日,黄学增在国民党“二大”全体会议上带头斥责了赵恒锡的罪行,提议营救工人领袖刘少奇。指出“湖南工人领袖刘少奇被赵恒锡拘捕,(大会)应有表示”,办理营救。会议通过黄学增的提议,通电全国,要求赵恒锡立即释放刘少奇。在全国各地各界的强大舆论压力和多方营救下,刘少奇终于在1926年1月16日获释。
创建深圳地区党组织
1924年下半年,中共广东区委派遣黄学增等人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宝安县,黄学增驻第五区,他们首先在沙井、松岗一带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并积极从事建党工作,培养农民运动的骨干,发展党组织。
由于人地生疏,根基未稳,公开建立共产党组织容易遭到豪绅地主的对抗破坏,因此黄学增等人以建立国民党基层组织的名义开展活动。起初与各村乡绅搞好关系,并介绍其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国民党,成立国民党乡区分部,借以互相协助和支持,建立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基础,然后从中吸收先进分子为中共党员,建立各乡党小组。至1925年底,先后在5个区建立起11个党小组。同年7月中旬,根据中共广东区委指示,成立了深圳地区最早的党支部——中共宝安县支部,黄学增任书记。1925年底,黄学增调离宝安县。
西江暴动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笼罩下,西江党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政策,广东区委于4月中旬,派出得力的农运领导干部黄学增到西江主持该地区的武装暴动。
黄学增首先重组领导机构,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出任中共西江地委书记,成立了“广东省西江拥护武汉政府大同盟农军”(后改称为工农革命军),并任总指挥。在黄学增的领导和指挥下,从4月下旬至8月底,组织和发动系列暴动。9月上旬,西江地委根据广东省委的暴动策略,黄学增在高要县黄洲村主持召开地委扩大会议,根据省委制订的暴动大纲,会议决定将中共西江地方执行委员会改为中共西江特别委员会(简称“西江特委”),黄学增任书记,成立军事委员会,黄学增任主席。会议根据省委指示精神,确定中共西江党组织的中心任务:恢复建立各级领导机构、组织武装、建立工农革命军、恢复农会、夺取各级政权、建立苏维埃政府等纲领。
在西江特委的领导下,8月至11月相继发动广宁江美坪、高要乐城、广利等地武装暴动,有力地打击敌人,充分表现西江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鼓舞西江工农革命军的士气,推动当地革命形势的发展。
南路风云
1925年9月到1927年3月,黄学增的主要革命活动,是在南路领导农民运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大革命时期,广东南路包括15个县2个市(现在属广东的有阳江县、阳春县、茂名县、信宜县、化县、廉江县、吴川县、电白县、遂溪县、海康县、徐闻县、梅菉市;现在属广西的有合浦县、钦县、灵山县、防城县、北海市),由于地区偏远,农运干部缺乏,农民运动沉寂。
1925年9月,黄学增被任命为中共广东南路特派员,受中共广东区委的委派返回家乡雷州半岛遂溪县,成立雷州半岛第一个党组织——“雷州特别支部”(简称“雷枝”),直接指挥遂溪、海康的革命斗争。遂溪县党组织迅速扩大,各区、乡相继建立党、团支部(或小组)。1926年3月7日,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在梅菉成立,黄学增任办事处主任。领导各县农会开展清匪斗争,擒获雷州土匪头子庞玉清,揭露、控告贪官遂溪县长伍贯横与拒不取消蒜头捐的吴川县县长苏鹗元,推动了农运的发展。1926年夏到1927年春,南路农会会员从原来的9000多人猛增到约12万人,成立县一级农民协会或农协筹备会的有:遂溪、海康、电白、茂名、化县、阳江、廉江、吴川等8个县,其他县份和北海市郊也成立了一批区、乡农民协会。与此同时,北海、梅菉、阳江、东兴等地的职工运动也开展起来,各行各业成立工会,共有会员1万多人;各县还组织了青年同志社、新青年社、学生联合会和妇女解放协会。
1927年4月,根据广东省委指示,出任中共南路特委书记的黄学增策划发动南路农民武装暴动。27日,黄学增化装成盐商秘密从西江乘船潜回广州湾,传达广东省委香港会议的精神并布置南路武装暴动工作。5月14日,乐民农军在新圩仔扣押了国民党区长及其警兵。19日遂溪县第六区农民自卫军在黄广渊、黄斌、陈光礼、黄凌氏等人的领导下,在海山村举行武装暴动,揭开了广东南路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序幕。6月25日,农军于米昌塘集结,举行震撼南路的乐民武装起义。先后袭击江洪、纪家等地的敌据点,在乐民城与1000多敌人激战三昼夜。后来这支农军队伍转战至斜阳岛等地,坚持斗争到1932年。
1930年1月17日,中共广东省委发出的《“二七”纪念宣传提纲》称黄学增为“南路农民领袖”。
血洒琼崖
1928年5月,琼崖暴动遭受严重挫折。中共广东省委任命黄学增为琼崖巡视员,到琼崖恢复革命力量。6月16日,黄学增从海口抵琼崖特委所在地乐会县第四区。
鉴于琼崖暴动期间各级党组织领导人的身份都已暴露,处境危险,不便留在原地工作,黄学增便对全岛各县的主要干部实行交错对调,使之离开原地,避过敌人耳目,转到新的环境下继续工作。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琼崖党的力量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先后建立了区委67个,特别支部10个,支部712个,党员发展到2.69万人,约占当时全省党员总数的42%,红军也扩大到3000多人。
1929年1月18日,中共广东省委会议分工,黄学增由省委候补常委递补为正式常委。1929年3月,南区特委的常委处和工委处等主要机关陆续被敌人破坏,琼崖革命力量再次遭到挫折。南区特委机关被破坏后,黄学增仍旧隐蔽在海口坚持工作。由于一度与省委失去联系,省委对黄学增的安全深感忧虑。
1929年5月,黄学增秘密潜返香港,向省委汇报了琼崖的严重情况。5月26日,省委决定重建琼崖特委,黄学增以省委巡视员的身份重返琼崖,隐蔽在海口市,继续指导琼崖斗争。6月初,黄学增回到琼崖,贯彻党的“六大”和省委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为在琼崖进一步开展土地革命作准备。
I929年7月,由于叛徒的出卖,黄学增在海口市的隐蔽地——福音医院被敌人逮捕并投入狱中,在狱中敌人威逼利诱,施以酷刑,但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坚贞不屈。7月底,黄学增被敌人杀害于海口市红坎坡,年仅29岁。
注:本文由本报张蔓莉、苏国松、林川根据遂溪县纪委、遂溪县监察局、遂溪县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碧血丹心耀南粤——革命先烈黄学增事迹画册》进行整理而成,感谢遂溪县老游击战士联谊会提供线索,感谢相关各方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