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投资信息

阳江的精准扶贫!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脱贫

发布时间:2017/7/10


  7月7日,岗美镇黄村,驻村干部在贫困户家了解养蚕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开展以来,我市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募集到一批批爱心善款,用于贫困村的建设和贫困人口的帮扶,为实现“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美阳江”奋斗目标,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近日,记者随驻村工作组,走访了阳春市岗美镇黄村,了解新时期扶贫工作的特色和群众的反馈,以及“630”扶贫资金的使用计划。

  发展优势产业带动增收

  黄村是革命老区、贫困村,下辖22条自然村,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8000亩。全村总人口3687人,现有贫困户115户272人。黄村具有多年种桑养蚕的传统,村民的种植技术和经验相对成熟。为结合黄村本地特色优势和村民意愿,对口帮扶单位市国土局、市检察院等6个单位决定将种桑养蚕打造成黄村的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加大扶贫力度,通过蚕种补贴、生产资金扶持、种植和养殖技能培训、培训种养大户带动等方式,带动农户,尤其是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发展生产,提高种植、养殖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增收,达到“扶持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片经济,脱贫一方百姓”的目标。

  在去年的“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募捐仪式上,6个帮扶单位募得善款35万元。驻村工作组完成了一户一档、一村一册的建档立卡以及村、户三年规划方案的工作,计划将“630”扶贫基金用于重大疾病保险的个人缴费及重大疾病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以及饮水安全建设项目、村文化广场建设、灌溉用水以及村道硬底化、高标农田建设等工作。目前,村文化广场正处于征地阶段,自来水工程有序推进,驻村工作组与市公路局衔接联系村道硬底化工程,争取下半年动工。

  发展种桑养蚕特色产业

  去年,黄村完成了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落实“三保障”等工作任务,已实现55户85名贫困户脱贫,下一步,该村将抓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通过重点发展蚕桑种植、家庭禽畜养殖等工作,帮扶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目前,黄村蚕桑种植面积约2200亩,其中有劳动能力的38户贫困户种了200多亩,每亩预计可收入4000元一年。

  黄村新村自然村的贫困户黄世伟品尝到了养蚕的甜头,多年来,他和妻子两人种植3亩桑树,每年均可以卖4次蚕茧,近几年,蚕茧的价格在40元至80元每公斤之间波动,养蚕的产值保持在4000元每亩左右。

  针对不同家庭的情况,驻村工作组开展了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照每人5000元的标准实行产业帮扶,采购了4头小猪交给黄世伟,将小猪养到出栏,4头猪的纯利润约8000元。“卫生对于养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们夫妻俩要勤快一点,做好防病防疫工作,确保蚕、猪健康成长。”黄世伟说。

  此外,黄世伟的住房被列入了危房改造的名单中,危房改造项目补贴了4万元资金。目前,新房子正在建设当中,黄世伟高兴地说,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问题

  家住黄村屋坡自然村的贫困户黄立回最近正在挑选一个好日子,一家5口人即将告别居住多年的泥瓦房,搬到新建成的小平房里。

  黄村有78户贫困户列入了危房改造的名单,现在已经完成了70户的危房改造工作,黄立回就是其中一个。新房是一套占地面积60平方米的一层半小平房,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

  54岁的黄立回是残疾人,两个孩子还在读书,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养猪。原本家里只有一头母猪,单纯依靠这头猪产崽卖钱,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今年,驻村工作组采购了3头母猪交给黄立回。“一只母猪一年可以产2窝猪仔,平均一窝10只猪仔,按照200元至350元每只猪仔的价格计算,一头母猪一年的产值在5000到7500元之间。”这是黄立回养猪的账本,4头母猪承载了全家人的希望。上半年卖了3窝猪仔,收入7500元,他希望市场价格稳定,辛勤劳作能有更好的收获。

  除了购买猪苗,驻村工作组还联系养殖专家,每年在村委会组织两次专题培训,为养殖户解答养殖、防疫、市场价格波动等情况。此外,专家还到村入户,到养殖现场观察,并为答疑解惑,帮助养殖户增产增收。(来源:阳江新闻网)

>>返回列表

上一篇:海口携手湛江加快建设琼州海峡经济带

下一篇:阳江明阳风机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动工